西藏旅游特产信息
Xizang.w798.com
雪莲雪莲是菊科风毛菊属雪莲亚属的草本植物,种类很多在西藏地一直是圣洁的象征,因为它总是生存于冰山雪地之中。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的高山荒坡以及雪线附近碎石间,雪莲的这种适应高山环境的特征是它长期生长在高山寒冷和干旱条件下形成的。贝母贝母按习惯分为淅贝和川贝两大类,生长在米林县境内的均为川贝……
西藏阿里地区嘎尔县利用地域气候特点,发展“菜篮子、肉篮子、奶瓶子”“三子工程”,发展高效农牧业,打造绿色品牌,为农牧民找到了致富路。嘎尔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河谷地带,这里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合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两高一优”农业,嘎尔县境内的草地属于高寒草甸类草地,品种优良,产草量高。2003年全县共……
班公错湖中盛产一种名为裂腹鱼的无鳞淡水鱼,受高原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裂腹鱼,西藏高原特有的鲤科鱼类,因为这类鱼的排泄生殖孔和臀鳍两侧,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鳞片,乍看起来好像腹部裂开一条口似的,故名“裂腹鱼”。它是鲤科鱼类中适应西藏高原严峻自然环境的一个特殊类群。……
日喀则地毯是西藏著名的传统手工工艺品,广为普及,各个地区都有手工织造的民族工艺加工厂,风格依当地民俗而各异,款式有地毯、挂毯、卡垫及各种饰物,产品远销许多国家。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补养药。菌座单生。性温,味甘。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1-3钱炖鸡、鸭,延年益寿。酒泡饮也可。藏红花活血化淤药。性温,味辛,微……
藏毯西藏地毯主要是仿古毯,是我国地毯百花园中的一朵鲜共,缃传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73年,西藏地毯是以“中国西藏地毯”的牌号进入国际市场的,赢得了盛誉。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工艺水平的提高,花色品种也在不断创新,西藏地毯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素为国内外畅销产品。它用羊毛织成,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藏毯具有隔……
青稞属于禾本科大麦属作物。由于它的籽实没有外壳,所以又称之为裸大麦、米大麦。青稞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占西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6%-60%,有的地区多达80%以上。青稞籽实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15%左右。将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主要食品,携带方便。用它配制的青稞酒又是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
日土县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等牲畜,其中山羊饲养比例较大,白绒山羊是我县的特色资源。我县白绒山羊占西藏山羊总数的369,占羌塘山羊总数的1086。我县的白山羊绒是我国最优秀的山羊品种资源,具有品种纯度高、绒细度高、单产高、毛囊密度高、纤维细、绒质优良的特点,历来在国际国内久负盛名,曾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多产于青海、西藏、云南及四川的甘孜、阿坝。虫草味甘酸,性平,气香,是良好的强壮补药。含有粗蛋白、脂肪、虫草酸、维生素b12等成分,有滋肺、补肾等作用,对治疗肺结核、咳嗽、咯血、虚喘、盗……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顾名思义,就是说,它冬天是虫,夏天是草,主要产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中国青海玉树、西藏那曲,其中以青海玉树和西藏那曲所产的冬虫夏草品质最为上乘和驰名。冬虫夏草最早见于药典《草本从新》和《本草纲目拾遗》,是蝙蝠蛾科的幼虫被虫草菌属的真菌侵入后形成的,真菌菌丝以幼虫体内组织为食,在幼虫体内……
醉梨出产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左贡县及怒江两岸上林卡与下林卡区。醉梨醇香,食之不觉酒味,食后不久宛然如醉。醉梨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色,上有麻点密布。果肉黄白色,肉质松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传说天神为了欢迎文成公主入藏一行,以醉梨代酒为其洗尘。牦牛是西藏高山草……
藏刀藏刀是西藏传统的工艺品,做工精细,装潢典雅,为中国民族工艺品中的佼佼者。藏刀分长剑和腰刀两种。长剑,藏语称’巴当末’,长约1米;腰刀,藏语叫’结刺’,长度在10厘米一40厘米之间。藏刀的刀鞘,有木质、铜质的,也有铁质或银皮镶包的。刀鞘上常刻有龙、凤、虎、狮和花卉等图案。有的图案上还点缀着宝石……
日喀则的餐饮与西藏其他地方相同,各种档次的餐馆不少,无论是高档的还是简陋的装潢设计大都注意体现民族特色。例如出日喀则桑孜宾馆,后面的南大街上有很多餐馆。“狗蹄”木桌、铁皮火炉、“八瑞”瓷碗、藏式蒲团、吉祥图与壁画等,都体现了藏民的精神追求。菜肴多为一些有特色的藏餐,如各类灌肠、青稞酒和酥油茶、牛羊手……
雪莲花:雪莲是菊科风毛菊属雪莲亚属的草本植物,种类很多在西藏地一直是圣洁的象征,因为它总是生存于冰山雪地之中。雪莲生长在海拔4800-5800的高山荒坡以及雪线附近碎石间,雪莲的这种适应高山环境的特征是它长期生长在高山寒冷和干旱条件下形成的。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短柄乌头的干……
酥油茶l]l],家家都离不开酥油茶。酥油茶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u/url]中提炼出来的。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
藏 纸藏纸,是一种可以传承千年、西藏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众所周知,纸是由植物纤维制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忠实地记录着历史,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但因它易腐烂、化和破损等缺点,不易长久保存。藏纸工艺品藏纸是由西藏产的狼毒草(藏语称为“日加”)、麻等4种草药的纤维,经数十道工序制成。这4种原料大……
有裂腹鱼、亚科鱼类,因常年没有捕捞,鱼的单位面积较大。西藏鱼类有着独特的风味,肉厚膘肥,少刺味鲜,是鱼类中的珍品。卤虫卵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属本县的三大优势之一,目前发现的矿产多达30余种,主事有煤、铁、铬铁、铜、锌、锑、钼、砂金、岩金、硼砂、铂、银、水晶石、玉石、石膏、云母、……
岗巴羊“岗巴羊”作为岗巴县的一大资源优势,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三大特点,在西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据传,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印度佛学大师莲花生应吐蕃赞普犀松德赞邀请到西藏传播密教路经岗巴曲登尼玛时,放眼万里草原,但见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深为其富庶,美丽所动,遂赐以医治百病的神水相谢。鉴于“岗巴羊”之……
西藏的特产有很多!!主要看什么能够吸引你啊!要是装饰性的我建议你带山南木碗和金银铜器!这些都很有装饰性!而且个头较小,不占用很大的空间!你要是打算买日喀则地毯,江孜藏毯,拉萨,泽当,贡嘎氆氇(藏式毛呢)等。我建议你先做好怎么运回去的打算!:)要是想买两件个性服饰,藏靴和个别的藏装都是不错的选择!回到都市与自己的服饰……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大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东起外滩、西于延安西路,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东西两段。南京路始建于1851年,原是一条东西向的田间小道,位于今天外滩至河南路。1853年福利公司开业,1862年,屈臣氏、老德记药房等14家洋行,9家洋布呢绒庄等在此……
西黄寺在朝阳区安定门外百北黄寺路。清顺治九年(1652年)建,为西藏活佛达赖和班禅来京的驻锡之所。乾班禅六世为贺乾隆七十寿筵,晋京在西黄寺下榻,两个月后不幸染上天花去世。乾隆皇帝为纪念他,在寺的西侧建造了一座清静化城塔院,将六世班禅的衣冠经咒安葬在清静化城塔内。寺庙占地约十亩,由三进院落组成,有廷殿屋宇五十余间。塔……
p大召,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蒙古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万历年间,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在青海会见西藏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时,曾许愿在归化城用宝石金银装饰释迦牟尼像。回来后开始兴建大召,万历八年(1580)落成,明廷赐汉名"弘慈寺"。又因寺内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文史籍中也有径称……
p没什么机会去西藏的朋友,不如找时间去承德看看普陀宗乘之庙作为弥补,“普陀宗乘”就是“布达拉”的汉语意译。它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是乾隆为庆祝自己的60大寿和母亲的80大寿而建的,也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样式仿拉萨布达拉宫,气势壮观,故又称为“小布达拉宫”。p这座寺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藏式建筑,庙内约60处平……
p须弥福寿之庙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供来京庆贺乾隆70大寿的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占地达3.79万平方米。p本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
普宁寺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因寺内有巨大佛像,又称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是仿西藏最早的佛教圣地——三摩耶庙的式样而建,规模宏大,占地约2.3万平方米。p步入寺中,中轴线上依次是门殿、钟鼓楼、碑亭,碑亭内矗立着普宁寺碑记》、平定准葛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葛尔后裔勒铭伊犁之碑》的石碑,碑亭后面即为天王殿……
羌塘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昆仑山脉、唐古拉山和南部的冈底斯山之间,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70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羌塘高原是世界上至今生态环境仍保存完好、未经深入研究的区域之一,牧民们仅季节性地在这里的部分区域活动。青藏铁路横贯羌塘草原,游客可以在火车上领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羌塘草原……
比如骷髅墙位于那曲比如县境内,是用人头颅骨堆砌成的围墙,是研究人类丧葬文化的绝好例证。天葬台建在寺庙附近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门向西开,正对着达尔木寺。三间北房,房内两侧,各建一痤尼泊尔式佛塔。门前、窗前挂着代表"天、地、水、火、风"的五色经幡和一些经布。房前是一个,高约两米的三面围墙组成的小院落,有二十多平方米。南……
palign=center莲花宝地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0550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0.92万,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墨脱的气候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
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方10公里处,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是滇藏界山。又称太子雪山,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各显其姿,又紧紧相连。它是康巴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山,最高的是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省的第……
文峰寺建于清雍年间,藏名桑纳迦卓林(意为秘密宗教机关和幸福乐园的喇嘛寺),是滇西噶举派喇嘛教的最高学府,不仅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宗教界有重大影响,而且在印度、尼泊尔、缅甸、泰国等国佛教界中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文峰寺过去的建设规模居丽江寺院之首。噶举派滇西北最高学府文峰寺后的文笔山腰,有一灵洞,洞傍建……
人民公园位于黄浦区南京西路南、西藏中路西。原为跑马厅的一部分。清咸丰十年(1860年)外国殖民主义者以低价强购农田建成跑马厅,占地430亩。后成为吸吮中国人民财富的大赌场,仅1920一1939年,所出售的跑马票等收入总数达1.5亿银元、1952年改建为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人民公园面积180亩,园内有草坪、水池、土山……
大佛寺位于西宁西大街。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后弘期”“三贤哲”的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从西藏辗转到青海,曾一度在位于今西宁教场街一隅建寺修行,三贤哲均圆寂于青海,其中肴格圆寂于西宁。后来,信教群众对该寺大加扩建。在佛殿内塑有三贤哲巨大塑像,故取名大佛寺,被看作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祖庭。它在我国藏、蒙古等少数……
玉树自古是连接西藏、四川、西宁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境内以古道和商路为主线,一路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更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唐蕃古道即唐朝古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通往吐蕃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古代通道,藏称其为“迎佛路”。它的形成己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视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通道之一。它像一条长……
小金瓦寺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家众神)殿。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原为琉璃瓦房顶,清嘉庆七年(1802年)改为馏金铜瓦房顶。殿内有白马标本,传说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一天内赶到塔尔寺。殿内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十数尊,另有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馏金宝塔、经卷若干。昔日“跳神”用的面具、服饰、枪、刀、剑、戟……
阿琼南宗寺(藏语称桑额旦杰朗)位于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中心景区,南宗沟5公里处,是一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是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时期从西藏来此修行、传教的三位高僧居住过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比塔尔寺还早600来年。峰北有一座形如藏文字母的石山,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作为佛教胜地,是……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拉萨西北角玛布日山(红山)上,它是一座融宫殿、寺宇和灵塔于一体、规模浩大的宫堡式建筑。布达拉宫始建于唐贞观中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首建此宫,后世屡有修筑。今天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达赖五世统一西藏受清朝册封后修建和重建的。一九八八年国家拨款进行大规模维……
围绕大昭寺有一小街,便是著名的八角街(八廓街),在游人眼中这条街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里却另有含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绕为大转(约?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
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
甘丹寺座落在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境内,距拉萨40公里,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兴建。为格鲁派第一座寺院。全寺分夏孜、绛孜两个扎仓(经学院)。僧人定额为3300人。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中。寺内所藏明代以来的文物甚多,有保存……
龙王潭(藏语日鲁康)是拉萨著名的园林建筑之一。园林中心有一面积较大的潭水,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称龙王潭。龙王潭初建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时期,但其中潭水坑形成的却较早,至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修建布达拉白宫和第巴桑结嘉措所筑布达拉红宫及经房僧舍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大水……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
色拉寺坐落在拉萨北郊山下,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色拉寺藏语为“野玫园寺”。色拉寺建有一个大殿、三个扎仓(僧院)、二十九个康村。僧人最多时有5500多人。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扎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
小昭寺位于拉萨城的东北部,八角街北约500米处,座西朝东,由庭院、神殿、门楼、释迦牟尼像、屋面金顶和内外转经回廊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寺庙取名“甲达热木齐祖拉康”,意为“汉虎神变寺”。小昭寺是汉语称谓;小,是与大昭寺相对应而言;昭,是藏语“觉卧”的音译,意思是佛。寺内供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赤金像及众多的佛……
药王山最早叫“角布日”,意为山角之山,这是相对于对峙的红山而言,随着历史的流变,不知是哪一年山顶上修建起的招拉笔洞寺为业医喇嘛所居,所以,今天一般称此山为药王山。也许,还不仅仅是这个原因。在历史上能够施良药、除病苦的药王菩萨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慈善和智慧的偶像。很早的时候,人们为了祭祀药王菩萨,在这座山顶上堆起了一个……
位于拉萨西郊,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之一,也是西藏最大寺庙。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哲蚌寺是永乐十四年开始兴建的。哲蚌寺建成后,很快发展为格鲁派寺院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公元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寺内有七个扎仓(又叫僧院),哲蚌寺僧人最多的时候竟达7000多人。?xml:namespacepref……
万祥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乡,清代的乾隆四年(1739年)建造了这座庙宇。庙宇的特点是具有藏式风格,让游人体会一种浓郁的藏族气息,好似到了西藏。……
须弥福寿之庙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供来京庆贺乾隆70大寿的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占地达3.79万平方米。本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为……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钻录氏80寿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祝寿。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开工,原计三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
上海玉佛寺,肇轫于光绪中叶。有普陀山慧根上人,单丁行脚,历五台、峨嵋,入西藏,出缅甸,请得玉佛大小五尊归。途经沪渎,见此土众生业种炽盛,毒根深固,急当以像教力振拔之。乃奉三尊回普陀,而留坐、卧佛各一尊,发愿募建刹院。苦心劬体,乞食诸方,得江湾地十余亩。经六年而缔构甫成,师亦顺化。嗣法弟子本照能继先志,躬请藏经。适辛……
沐恩堂位于西藏中路九江路口,面对人民广场,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又名“慕乐堂”。该建筑外观是美国学院复兴哥特式。砖木结构。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夜光下分外夺目,成为人民广场的一大景观。交通: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地址:西藏中路316号电话:63225029开放时间:平时不对外开放……